经过读者征集、网友投票、专家和媒体层层筛选,《咬文嚼字》编辑部日前选出“2020年十大流行语”,分别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飒”“后浪”“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打工人”“内卷”“凡尔赛文学”。 从2009年发布年度流行语以来,每年的流行语都颇受关注,这些年度流行语是时代的“晴雨表”“指南针”“测温仪”。2020年的“十大流行语”也不例外,依然打上了时代烙印,承载着时代记忆。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经历了艰难的76天后,武汉于4月8日全面“解封”,这标志着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面对疫情,党中央果断决策,按下经济“暂停键”,全力救治感染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穿了整个抗疫过程,见证的是以人为本的国家精神。语言是时代留痕的重要载体,“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入选2020年度流行语,也是人们对过去一年抗疫历程的纪念。而同时入选年度流行语的“逆行者”,更是人们对抗疫中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们的再次礼赞。 记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家里人说:“不好好读书,就送你去打工。”那个年代,我们提到打工者,都容易想到“苦”“累”“没尊严”等,甚至有的打工者羞于提起自己的工作,老觉得“低人一等”。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看不起劳动者的社会心理在作祟。可仔细想想,不劳动行吗?哪个社会能离开劳动者?《抱朴子·广譬》中有句名言:“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古往今来,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也为社会创造了源源不断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纺织能手”郝建秀到“当代雷锋”郭明义,从“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到“金牌焊工”高凤林,他们无不通过踏实的劳动,既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也让自己成为行业翘楚。不管是在工地上出卖体力的民工,还是在电脑前编程的“码农”,大家都在劳动,都在打工。“打工人”其实是各行各业劳动者的代称。“打工人”入选年度流行语,反映了时代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认可,也是对“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价值观念的再次确认。 有人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是年轻人。在这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80后、90后年轻人成为创业主体,展现了青春担当。比如,90后付文杰是武汉某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大学期间,他怀揣200元从摆地摊卖盆栽起步,先后开餐厅,卖内衣,开网店,目前已拥有5家公司,员工300多人,总资产3000多万元,年销售额8000多万元。此外,去年在抗疫一线,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所有这些事实都再次证明,这一届年轻人绝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活力无限的“后浪”。他们有缺点,但他们很“飒”。“后浪”和“飒”入选年度流行语,反映了80后、90后、00后年轻人的成长以及整个社会对他们的赞誉和期许。 此次入选年度十大流行语的“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也都跟2020年的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孩子们长达半年多的居家抗疫和线上学习,让很多家长在工作、照顾孩子的生活、辅导孩子的学习间忙碌得身心俱疲,可爱的孩子也成了家长眼中管不住的“神兽”。因为疫情,线下的商业流通受阻,密切的国际往来暂停,世界经济遭遇空前挑战,很多商业活动纷纷转入线上,“直播带货”迅速风生水起,我们的经济也开始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转变。“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这些年度流行语都是过去一年疫情之下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只不过这些热词也都包含了些许疫情带来的苦涩和无奈。 “内卷”和“凡尔赛文学”这两个年度流行语本是网络用语,但多少也是过去一年疫情下人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内卷”本意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凡尔赛文学”则是一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这种话语模式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说自话,假装用苦恼、不开心的口吻炫耀自己。过去一年,因为疫情,很多人的生活压力倍增,“凡尔赛文学”更多是社交场域中的一种“伪精致”,“内卷化”则反映出很多人对自己当下状态的焦虑。不过,从积极的方面看,“凡尔赛文学”反映了人们对“更好的自己”的期盼,“内卷化”概念的提出更像是一种自我警醒,而向更美好的未来进发的动力可能已经在这种期盼和警醒中孕育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