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届联合国大会11日通过决议,把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写入《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中国的治理理念已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支持,中国方案也在应对全球性挑战问题上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全球化改革势在必行 曾担任世界银行资深副总裁与首席经济学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化带来的效益非常明显,不管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使人们生活标准提升、健康改善、生命延长,越来越多人脱贫致富。但现在这一全球秩序遭到了挑战,反全球化情绪蔓延到发达国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新政更是加快了这种转变,也增加了革新全球秩序的紧迫性。 斯蒂格利茨认为:“长期以来,全球化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如今却出现了波折,一些国家的民粹主义思潮已从民间上升至政治层面;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的涓涓细流也逐渐汇成了不小的潮流。” 因此,在斯蒂格利茨看来,全球化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重心便是改变全球的税收体系,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应在这一问题上开展合作,“如果我们能够进行基于制定规则的改革进程,整合全球经济,改变全球化模式,就可以保护那些丢失工作或工资大幅缩水的工人。” 斯蒂格利茨认为,现在是非常重要的关口,全球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形态跟二战以后创立的秩序非常不同。新的秩序必须拥护多极世界,必须有更好的管理,实现更可持续、更平衡的发展。 斯蒂格利茨举例指出,很多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化运营获利颇丰,但他们全球化的目的却只是为了逃避责任。由于这些大公司的繁荣有赖于相应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公共支持,因此也应当对公共制度作出相应的贡献和回馈。但由于目前全球税收体系是不公平、扭曲的,导致大公司海外运营后税收流失海外,普通工人和纳税人则没有从大公司的繁荣中获得益处。斯蒂格利茨因此呼吁采取措施进行税收改革。 “一带一路”倡议是重要贡献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改革全球化的尝试和努力,力图为世界提供一个全新的“全球化”模式。这个“新全球化”的重要特点就是发扬“开放包容”和“互联互通”为主的改革精神,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智流和金融互流的新格局,以此推动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力和消费革命,达到一起发展互利互惠共赢的目的。 在斯蒂格利茨看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问题,美国需要加强社会保障,而且不需要将贸易保护主义作为保护伞。而对中国来说,应借此机会推进自身的开放进程,在国际法治的环境下做出应对,并且支持就业创造和基建投资。中国可以与非洲、拉美进行更多合作,支持现有的国际机制和安排,弥补美国留下的空白。此外,中国已经在创造新的机制方面(比如亚投行的设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和联合国9月22日在本届联大期间共同签署“一带一路”倡议的谅解备忘录,旨在推动双方加强合作,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高发展能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赞扬“一带一路”是极其重要的倡议。他称赞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为推进公平有效的全球化,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 斯蒂格利茨也高度评价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他表示,在全球化时代进入新阶段,而且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倡议对推进全球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因为很多国家,特别是一些穷国、一些被忽视的国家都被纳入进来,帮助他们实现跟世界经济的联通,这是推进全球化的一个好方式。 |
|